|
|
|
|
| ◇上興【 澄風 】溪流竿 |
| 廠商 |
上興釣具 |
| 產地 |
台灣 |
|
|
|
|
|
有些釣友一定怨嘆,坊間溪流竿“像樣的”,都貴到靠北,尤其日幣價格迭迭高升,即便是二線廠的溪流竿,也攀高到令人不敢高攀;價格差不多的,品質卻也差到靠北,輕手的軟肚,硬挺的重手,真是好竿一把難尋....
其實各位也不能怪釣竿廠,假設您是釣竿廠老闆,我請問一下,一樣賣五千,您要做只有四節的12尺鯉竿?還是21尺共13節的溪流竿?除非您已經領了殘障手冊,在市政府社會局登記為“腦殘”,不然幹嘛做13節的手竿?節數既多,工序繁複,使用碳纖的T數也不能太低,相對鯉竿粗枝大葉,精密度要求沒那麼高,所以有單當然先做鯉竿、鯽竿了,這就是溪流竿一竿難求的最主要原因---難賺啦∼
當然,這不代表在產能吃緊時還推出溪流竿的上興李老闆腦殘,而是“被奸所害”,我深知上興有級數很高的碳纖素材,所以再三地以市場需求廣大而嚴重缺貨...等等連哄帶騙地鼓吹下,他終於“把持不住”了,漏口風說“溪流竿模子早已開好、測試也早已完成....”。各位,您說這不拱他做一些出來賣行嗎?
千呼萬喚始在八月底做出來了,原則上相當符合市場所需,在台灣的溪流釣,除釣小物的八工竿外,非溪流竿不可,苦花、石斑、竹竿頭,甚至中型福壽魚,不管浮標釣或沈底、流鉛,都需要夠長、夠硬卻不會太重的竿子。在磯際、港岸、內海,手竿垂釣雀鯛、臭肚、烏魚、變身苦、中小型黑鯛,這些也都是溪流竿最好發揮的場域,比磯竿快速而靈巧,就跟男人的弟弟一樣,要講求輕手、硬挺,而且要夠長,君不見很多基隆老班的職業釣手根本不屑拿磯竿,都是拿手竿在釣,站在他旁邊,您準會氣死...
以40-46高T數的碳纖混編,造就極為輕挺的手感,理解台灣釣友總是打自己孩子不手軟、“保證會”、“鐵定會”惡操台灣竿的殘酷現實,因此在竿節外做螺旋狀的包覆,雖然表面看起來略微比較不平整,但卻好像讓它吃了威爾剛,更耐操、更硬挺,長時間後您終會發現,唉,還是台灣的上興竿最耐用....
考慮長竿解纏不易,所以採用可旋轉的穗先,只要輕輕將釣竿拉彎,糾纏便能解開。ZOOM的設計,對應釣場也方便多了。
價格雖不是很便宜,但也算平易近人,進口磯釣竿尾二就要四千起跳了,可以買48∼53共11節的本竿,這樣會貴嗎?往後的“後勤補給”,更因上興工廠就在台灣而無虞淪為孤兒竿,畢竟這麼長的溪流竿總是很容易弄斷的,不考量後勤支援是跟自己過不去....
|
|
|